產(chǎn)品名稱 |
七葉樹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七葉樹(學(xué)名:Aesculus chinensis Bunge):是落葉喬木,高達(dá)25米,樹皮深褐色或灰褐色,小枝、圓柱形,黃褐色或灰褐色,有淡黃色的皮孔。冬芽大形,有樹脂。掌狀復(fù)葉,由5-7小組成,上面深綠色,無毛,下面除中肋及側(cè)脈的基部嫩時有疏柔毛外,其余部分無毛?;ㄐ驁A筒形,花序總軸有微柔毛,小花序常由5-10朵花組成,平斜向伸展,有微柔毛?;s性,雄花與兩性花同株,花萼管狀鐘形,花瓣4,白色,長圓倒卵形至長圓倒披針形。果實球形或倒卵圓形,黃褐色,無刺,具很密的斑點。種子常1-2 粒發(fā)育,近于球形,栗褐色;種臍白色,約占種子體積的1/2?;ㄆ?-5月,果期10月。
掌狀復(fù)葉,由5-7小組成,葉柄長10-12厘米,有灰色微柔毛;小葉紙質(zhì),長圓披針形至長圓倒披針形,稀長橢圓形鉀先端短銳尖,基部楔形或闊楔形,邊緣有鈍尖形的細(xì)鋸齒,長8-16厘米,寬3-5厘米,上面深綠色,無毛,下面除中肋及側(cè)脈的基部嫩時有疏柔毛外,其余部分無毛;中肋在上面顯著,在下面凸起,側(cè)脈13-17對,在上面微顯著,在下面顯著;中央小葉的小葉柄長1-1.8厘米,兩側(cè)的小葉柄長5-10毫米,有灰色微柔毛。
連同長5-10厘米的總花梗在內(nèi)共長21-2 5厘米,花序總軸有微柔毛,小花序常由5-10朵花.組成,平斜向伸展,有微柔毛,長2-2.5厘米,花梗長2-4毫米?;s性,雄花與兩性花同株,花萼管狀鐘形,長3-5毫米,外面有微柔毛,不等地5裂,裂片鈍形,邊緣有短纖毛;花瓣4,白色,長圓倒卵形至長圓倒披針形,長約8-12毫米,寬5-1.5毫米,邊緣有纖毛,基部爪狀;雄蕊6,長1.8-3厘米,花絲線狀,無毛,花藥長圓形,淡黃色,長約1-1.5毫米;子房在雄花中不發(fā)育,在兩性花中發(fā)育良好,卵圓形,花柱無毛。
喜光,稍耐陰;喜溫暖氣候,也能耐寒;喜深厚、肥沃、濕潤而排水良好之土壤。深根性,萌芽力強;生長速度中等偏慢,壽命長。七葉樹在炎熱的夏季葉子易遭日灼。選擇樹體高大、樹干通直、果實較大且結(jié)實較多、無病蟲害的七葉樹作為采種母株。仲秋時節(jié),七葉樹果實外皮由綠色變成棕黃色,并有個別果實開裂時就可以采集。果實采集后進(jìn)行陰干,待果實自然開裂后剝?nèi)ネ馄ぁ:筮x個大、飽滿、色澤光亮、無病蟲害,無機械損傷的種子。將篩選出的純凈種子按1∶3的比例與濕沙混勻,然后用濕藏層積法在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坑貯存,并且留通氣孔。
一般采用春播,于3月下旬進(jìn)行,采用條狀點播,株行距為20厘米×25厘米,深度為3厘米至4厘米,播種時種臍朝下, 覆土4厘米,覆土與畦面平,用腳輕輕踩踏,播種量為150千克/畝。種子發(fā)芽前要保持土壤濕潤,一個月后出土。要及時除草,了苗地內(nèi)無雜草;當(dāng)苗高25厘米以后,要松土、除草,并且在陰雨天進(jìn)行間苗。
栽植后,應(yīng)立即澆頭水,一周后澆二水,再過10天左右澆三水。三水過后,可視土壤墑情澆水,一般可每月澆一次透水,7、8兩月為降水豐沛期,可少澆水或不澆水,9月、10月可各澆一次透水,11月底或12月初澆足澆透封凍水。翌年早春3月初,應(yīng)澆足澆透解凍水,4月、5月兩月為春季干旱期,春季季風(fēng)持續(xù)時間長,而且風(fēng)力大,植株的蒸騰量較大,故可加大澆水頻率,可每15天澆一次,此后每月澆一次透水。秋末澆好封凍水。第三年按第二年的方法澆水。從第四年起,每年澆好五次水, 初春的解凍水、花前水、花后水、果實膨大水和秋末的封凍水,每一次澆水都很重要,并且要澆足水。另外,干旱季節(jié)也應(yīng)及時補充水分,這樣做有利于植株的生長,可使樹冠豐滿,枝條粗壯。
———— 認(rèn)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