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品名稱 |
龍柏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龍柏是圓柏的人工栽培變種。樹冠圓柱狀或柱狀塔形;枝條向上直展,常有扭轉上升之勢,小枝密、在枝端成幾相等長之密簇;鱗葉排列緊密,幼嫩時淡黃綠色,后呈翠綠色;球果藍色,微被白粉。高可達8米,樹干挺直,樹形呈狹圓柱形,小枝扭曲上伸,故而得名。小枝密集,葉密生,全為鱗葉,幼葉淡黃綠色,老后為翠綠色。
嫁接,嫁接常用2年生(1年生壯苗亦可)側柏或圓柏作砧木,接穗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樹側枝頂梢,長10-15厘米。露地嫁接于3月上旬進行,室內嫁接則可提前至1-2月,但接后須假植保暖,3月中下旬再移栽圃地,嫁接方法采用腹接,接穗剪去下半部之鱗葉,腹接于砧木根頸部,砧木枝葉全部保留,接后壅土近接穗部或用塑料薄膜覆蓋于床面,使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。成活后可施薄肥,并修去砧木頂梢,第二年春將砧木上部齊接口剪除。
圓柱形:龍柏主干明顯,主枝數(shù)目多,若主枝出自主干上同一部位,剪除一個,每輪只留一個主枝。主枝間一般間隔 20-30cm,并且錯落分布,各主枝要短截并剪成下長上短,剪口落在向上生長的小側枝上,以確保優(yōu)美樹形。主枝間瘦弱枝及早疏除以利透光,各主枝的短截工作,在生長期內每當新枝長到10-15cm時依舊短截,全年剪2-8次,以抑制枝梢的徒長,各主枝修剪時應從下至上,逐漸縮短,以促進圓柱形的形成。注意控制主干競爭枝,以免造成分杈樹形。對大枝的修剪主要在休眠期進行,以免樹液外流。
人工式整形:龍柏樹形除自然生長成塔形外,常根據(jù)設計意圖,創(chuàng)造出各種各樣的形體,但應注意樹木的形體要與四周園景諧調,線條不宜過于繁瑣,以輪廓鮮明簡練為佳。整形的具體做法視修剪者的技術而定,也常借助于棕繩或鉛絲,事先作成 輪廓樣式進行整形修剪。將其攀揉盤扎成龍、馬、獅、鹿、象等動物形象。
肥水管理,龍柏喜歡大肥大水,栽植成活后,結合灌溉,年追肥2至3次,每次每畝追施尿素15kg,入秋后停止施肥。第二年早春,結合澆灌返青水,條溝式追施一次含氮量稍高的復合肥,每畝40kg。因龍柏根系淺且水平根多,應隨開溝隨施肥隨埋土,盡量避免傷根。夏季再追施2至3次尿素,每次每畝25kg。
龍柏易發(fā)生紅蜘蛛、立枯病、枯枝病等病蟲害,要注意經(jīng)常觀察,做到早發(fā)現(xiàn)早防治。防治紅蜘蛛可交替噴施20%螨克乳油3000倍液,1.8%齊螨素乳油5000倍液,或15%達嗪酮乳油3000倍液;立枯病發(fā)病初期可用70%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700至800倍液澆灌;防治枯枝病可噴施50%退菌特可濕性粉劑或70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。
最近來訪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