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陽枸杞苗供貨商歡迎來電咨詢枸杞苗木
[用途]用于肝陰虛或肝熱所致的目昏、夜盲,或目赤澀痛,翳膜;虛煩發(fā)熱,消渴口干;虛火牙痛。[用法]煎湯、涼拌或炒食。
甜菜桑葉湯:鮮枸杞苗50g,鮮車前草30g,鮮桑葉15g。加水適量,煎湯服。本方各物均屬甘涼之品,能清肝明目而不苦瀉。用于肝經(jīng)有熱,目赤澀痛,多眵等。
病害有枸杞黑果病,為害花蕾、花和青果。可在結(jié)果期用1:1:100波爾多液噴射;雨后立即噴50%退菌特可溫性粉劑600倍液,效果較好。
枸杞負泥蟲可在春季灌溉松土,破壞越冬聲所殺死蟲源,4月中旬于杞園地面撒5%西維因粉(1kg兌細土5-7kg),殺死越冬成蟲,敵百蟲800-1000倍液防治。還有枸杞蚜蟲、枸杞癭螨等為害。
枸杞苗,又名甜菜、地仙苗、枸杞尖、枸杞頭。為茄科植物枸杞或?qū)幭蔫坭降哪矍o葉,枸杞為蔓生灌木,高達1米余。枝條細長,幼枝有棱角,外皮灰色無毛,通常具短株,生于葉腋;醬果圓形或長圓形,深紅色或橘紅色;種子多,腎形而扁,棕黃色。花期6~9月,果期7~10月。生長于山坡、田埂或丘陵地帶,全國大部分地區(qū)有分布。
一般用于做涼菜的食物。大多數(shù)生產(chǎn)于寧夏枸杞,別名枸杞果、白疙針、旁米布如。屬茄科。果實、根皮及嫩葉可入中藥。主要分布在寧夏,內(nèi)蒙古、新疆等地。以寧夏為主要產(chǎn)地,尤以寧夏中寧縣出產(chǎn)的枸杞質(zhì)量為佳。是“寧夏五寶”的“紅寶”為茄科草本植物枸杞的的嫩莖葉。異名:枸杞菜、枸杞頭、枸杞葉、枸杞尖。主要功用清熱補虛,養(yǎng)肝明目。主治:肝陰虛或肝熱所致的目昏、夜盲、目赤澀痛、目生翳膜;虛煩發(fā)熱,消渴口干及虛火牙痛。
扦插繁殖:在優(yōu)良母株上,采粗0.3cm,以上的已木質(zhì)化的一年生枝條,剪成18-20cm長的插穗,扎成小捆豎在盆中用100×10-6α-萘乙酸浸泡2-3h,然后扦插,按株距6-10cm斜插在溝內(nèi),真土踏實。
查看全部介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