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黃楊球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繁殖:以扦插為主,亦可播種繁殖。扦插于春、夏進行均可,以6月梅雨季節(jié)扦插半成熟嫩枝發(fā)根較快,生長亦較好。插后初期要搭棚遮蔭,保持苗床濕潤。扦插苗生長速度遠遠大于播種苗。大葉黃楊通常培育成球形樹冠再栽植。管理: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--4月進行,大苗需帶土移栽。主要管理工作是修剪整形。經(jīng)修剪者,其枝條抽生極易,故一年需多次修剪,以維持一定樹形。
黃楊樹對土壤要求不嚴格,沙土、壤土、褐土地都能種植,但好是含有機質(zhì)豐富的壤土地。整地時要求地型平整。結合深翻,加施有機肥,每畝2000公斤左右。施基肥時應注意有機肥一定要充分腐熟,深施在栽植穴內(nèi)。栽植時間在北京地區(qū)的氣候條件下,栽植幼苗以春季為主,一般在4月上旬“清明”前兩三天為宜。黃楊樹露地栽植一般株行距:0. 5×1. 5或0. 4×1. 2米,每畝栽植約1000-1500株。隨著樹齡的增長,以后可以隔株起苗。黃楊營養(yǎng)缽苗可以穴植或溝植。
中耕除草是苗期管理的一項經(jīng)常性工作。中耕和除草是兩個概念,但可以結合進行。一般中耕除草好在雨后或灌溉后進行,在土壤濕潤時將草連根拔掉,松土效果也好。苗木新栽不久,大部分土面暴露于空氣當中,不僅土壤極易干燥,而且易生雜草,此期間應及時進行中耕除草,以利于促使苗木根系發(fā)育。一般苗根附近應稍淺耕,株行間可適當加深,通常3至5厘米。雨季中耕,促進氣體交換和氣態(tài)水的蒸發(fā),可以防止苗木瀝澇。北方地區(qū)一般春季干旱,秋季雜草已停止生長,這兩個時期應以中耕為主,夏季則以除草為主。雜草的速生期是在雨季前后,這一時期要加強除草,除草要堅持除早、除小、除了的原則。對多年生雜草將其地下部全部挖出,否則,將越來越難清除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