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大葉女貞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大葉女貞葉片紙質(zhì),橢圓狀披針形、卵狀披針形或長卵形,花枝上葉片有時為狹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。圓錐花序疏松,頂生或腋生;花序梗長0-3厘米;花序軸及分枝軸具棱。果橢圓形或近球形,常彎生,藍黑色或黑色。
枝葉清秀,終年常綠,夏日滿樹白花,又適應(yīng)城市氣候環(huán)境,是長江流域常見的綠化樹種。常植于庭院觀賞,或作園路樹,或修剪作綠籬用。女貞對二氧化硫不僅抗性強且能吸收,對氯化氫也有一定抗性,還具有滯塵抗煙功能。
播種方法:3月初取出干藏的種子,用篩子將沙藏層積的種子也篩出,對兩種種子都進行進一步篩選,將霉爛、損傷的剔除。將干藏的種子用30-40℃溫水浸種24小時,每12小時換1次清水,撈起瀝干。。
圃地整理:大體上同播種繁殖的整地,但扦插苗地不施任何肥料,并且苗床進一步用工具耙細整平,土壤成團粒結(jié)構(gòu),苗床做成龜背形。
扦插方法:3月上旬,剪取大葉女貞徒長枝、基部萌生枝、普通枝,修剪成15厘米左右長的插條,將上端平剪、下端斜剪成馬耳形,留1-2片葉,為減少蒸騰,將葉片剪半。
苗木準備:6-8月份,在全光間歇噴霧溫室大棚中建扦插苗床。苗床寬度在1.2米左右,用蛭石、河沙填實,四周安裝15厘米高的擋板,以防河沙流失。提前24小時用高錳酸鉀1000倍液澆灌。
大葉女貞在園林綠化中主要有兩種應(yīng)用形式,一種以灌木形式用作綠籬,一種是以小喬木形式用作行道樹、庭蔭樹等。用作灌木可以根據(jù)用途及生長情況進行合理修剪。
大葉女貞形態(tài)特征: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12米;樹皮灰褐色。枝黃褐色、褐色或灰色,圓柱形,疏生圓形皮孔,小枝橄欖綠色或黃褐色至褐色,圓柱形,節(jié)處稍壓扁,幼時被短柔毛,后無毛。葉片紙質(zhì),橢圓狀披針形、卵狀披針形或長卵形,花枝上葉片有時為狹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長5-15厘米,寬(2-)3-6(-8)厘米,先端銳尖至長漸尖,稀鈍,基部近圓形或?qū)捫ㄐ?,有時呈楔形,葉緣稍反卷,兩面除上面中脈有時被微柔毛外,其余近無毛,側(cè)脈6-20對,兩面稍凸起;葉柄長5-25毫米,無毛或被微柔毛。
病害:大葉女貞的病害有葉褐斑病,它主要為害幼苗的葉片,發(fā)病初期葉片會出現(xiàn)紅褐色小斑塊,斑點周圍有紫色暈圈,斑塊有黑色霉狀物,隨著病情的發(fā)展,數(shù)個斑塊合并一起,終侵染整個葉片,使葉片干枯脫落。因此,應(yīng)忌連作栽植,栽前可用高錳酸鉀、福爾馬林等進行土壤消毒,排除栽植地的積水。發(fā)病后可用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防治,每周噴灑1次,連續(xù)噴灑4次左右,可防治女貞葉褐斑病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
最近來訪記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