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紅櫸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紅櫸樹為落葉喬木,幼樹皮青紫色,不開裂,老樹皮呈薄片狀剝落。單葉互生,葉形橢圓狀卵形至窄卵形,羽狀脈,葉緣具單鋸齒,下被淡灰色柔毛?;▎涡?,稀雜性,雌雄同株。小堅果,徑約4毫米,上部歪斜,果皮有皺紋,花期4月,果熟10—11月。
紅櫸樹為中等喜光樹種,喜溫暖氣候和濕潤肥沃土壤,在微酸性、中性、石灰質土及輕度鹽堿土上均能生長。在干燥瘠薄山地上生長不良。深根性,側根擴張,抗風力強,樹冠大,落葉量多,有改良土壤之效。
紅櫸樹初期生長稍慢,6—7年后生長轉快,而且其生長能力持續(xù)七八十年而不衰。10—15年開花結實,20—80年為盛果期,結果期有明顯的大小年現(xiàn)象。壽命長,大樹仍能正常結實。
紅櫸樹為合軸分枝,發(fā)枝力強,梢部彎曲,頂部常發(fā),每年春季由梢部側芽萌發(fā)3—5個競爭枝,直干性不強,幼樹主干較柔軟,常下垂,易被風吹傾斜。在自然生長情況下多形成龐大的樹冠,干性不強,在幼苗時可在樹干旁插一竹竿,將主干綁于竹竿上,防止主干彎曲。并適當修除側枝,以便形成通直主干。待枝下高5米以上、胸徑5—6厘米時,解除竹竿,留養(yǎng)樹冠。
喬木,高達30米,胸徑達100厘米;樹皮灰白色或褐灰色,呈不規(guī)則的片狀剝落;當年生枝紫褐色或棕褐色,疏被短柔毛,后漸脫落;葉薄紙質至厚紙質,大小形狀變異很大,卵形、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,長2~9厘米,寬1~4厘米,先端漸尖或尾狀漸尖,基部有的稍偏斜,稀圓形或淺心形,邊緣有圓齒狀鋸齒,具短尖頭,側脈8-14對;上面中脈凹下被毛,下面無毛。葉柄長4-9毫米,被短柔毛。
立地選擇櫸樹栽植應選擇平原、灘地、溝坡、四旁等土層深厚、疏松、肥沃土壤,排水良好的立地環(huán)境,切忌排水不良,易季節(jié)性積水、淹水的立地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