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|
巫溪金枝槐,金枝槐出售,樹大型好,重慶金枝槐,甘肅金枝槐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園林用途 |
風景樹 |
落葉與否 |
落葉性 |
生長環(huán)境 |
露地 |
樹齡 |
6年 |
樹形 |
卵圓形 |
主要觀賞部位 |
觀葉 |
特征形態(tài):金枝槐樹冠呈林形開展,樹高及分枝點由人為控制春秋葉公金黃夏季翠綠,冬枝金黃。 分布產地:北京、遼寧、陜西、新疆、山東、河南、江蘇、安徽等省 生長特點:適于偏酸到偏堿性土壤生長,抗寒、抗旱、耐脊薄,不耐澇,喜排水良好的地勢屬陽性樹種。 主要價值:作基礎種植或與其他彩葉樹種混交;適合各種方式的配置,能改良土壤肥力。 培育技術:嫁接繁殖以國槐作砧木,春季枝接、秋季芽接。管理粗放,防止圃地積水。
金枝國槐常見修剪技巧有哪些 修剪程度可以分為高剪、中剪和低剪三種,也有人稱之為弱剪、中剪和強剪。高剪是把莖剪剩75至120厘米高,中剪是把莖剪剩30至45厘米,低剪是把莖剪剩15至30厘米。也有人以所剩的芽眼數(shù)來區(qū)分,由于每一種金枝國槐的節(jié)間距(即芽眼之間的距離)不同,因此光看高度不行,按芽眼數(shù)修剪更加準確。以芽眼為標準,高剪大約留15至20個芽眼,中剪留下6至8個芽眼,低剪留2至3個芽眼。金枝國槐品種繁多,習性各異,所生長的土壤、氣候條件,水肥管理都不相同,因而同一品種的金枝國槐長勢也大不相同,以上只是概念性的修剪程度。大體上來說,長勢好的用高剪,長勢差的用低剪;生長良好的枝條用高剪,生長不良的用低剪。 金枝國槐修剪,先要準備一套好的工具,這樣不僅可以加快修剪速度,減輕工作強度,更能使剪口光滑,愈合良好。否則剪口粗糙破裂,愈合不良,容易感染病蟲害。
金枝槐遮陰效果好,觀賞價值高,是很受歡迎的綠化樹種,生產上常以國槐為砧木嫁接。一、砧木選擇及嫁接技術砧木既可選根頸部直徑0.5至1厘米的一年生苗,也可用胸徑3至5厘米的多年生大苗。但針對不同砧木,應采用不同的嫁接方法。金枝槐生長速度比國槐快,在嫁接部位易形成“頭大腳小”的現(xiàn)象。以多年生大苗作砧木,采取高位枝接法,成形快、出圃時間短。但多個接穗拼湊在同一截面,枝條開張角度小,易造成掐脖現(xiàn)象,并且結合部位不牢固,易受風害。此外,這種苗的整形、更新復壯都受限制,主干與上部枝條顏色也不統(tǒng)一。用一年生小苗作砧木,在根頸部以上10厘米處芽接,雖然成形慢,出圃時間長,也有“頭大腳小”等缺點,但在主干表皮沒有完全木栓化之前,整株色彩一致,觀賞性好。而且抗風能力強,整形、更新復壯的靈活性大。如果在移栽時將砧木根頸部及嫁接部位一同埋入地下,這樣既美觀,又不影響苗木生長,還能起到固苗的作用。所以,從長遠來看,以一年生砧木底位芽接法更具優(yōu)勢。二、嫁接時間嫁接金枝槐的時間,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:1.苗木規(guī)格的要求和生產批次的安排;2.當?shù)卣枘?、接穗芽眼生長的物候期;3.避開災害性氣候;4.嫁接方法的不同。以黃河中下游地區(qū)為例,每年3、4月,接穗芽眼飽滿,將要萌發(fā)而未萌發(fā)之際,即可用一年生砧木進行底部芽接。接穗隨采隨用,用帶木質部的芽眼進行嵌芽接。沒用完的接穗要及時用濕沙貯藏于陰涼通風處,以備使用。5月下旬至6、7月,樹液流動旺盛,容易剝皮,宜用“T”字形法芽接,即“熱粘皮”法。8月份芽接成活后,因生長期較短,可“悶芽”越冬到翌年。第二年芽萌發(fā)前剪去上部的砧木,進行正常管護。枝接可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進行,關鍵是要事先采收、貯藏好接穗。但貯藏時間過長,接穗活力變弱,所以枝接宜早不宜遲。不論采取哪種方法,都要求接穗枝條健壯、無病蟲害,嫁接操作要避開雨天,防止雨水滲入影響成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