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鍵詞 |
江蘇速生國槐樹,重慶國槐樹,?;睒?江蘇國槐樹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國槐播后一般7~10d開始出苗,10~15d出齊。覆膜地塊要在幼苗長出2~3片真葉時揭去地膜。在苗高15cm時分2~3次間苗,定苗株距10~15cm,畝留苗量8000株左右。
用于綠化苗木,一般3~4年才能出圃,由于苗木枝條芽密,問距短,樹干極易彎曲,翌年春季將一年生苗按株距40~50cm、行距70~80cm進行移栽,栽后即可將主干距地面3~5cm處截干。因槐樹具萌芽力,截干后易發(fā)生大量萌芽,當萌芽嫩枝長到20cm左右時,選留1條直立向上的壯枝作主干,將其余枝條全部抹除。
國槐育苗的佳時刻是春季2月,這時正是種子復蘇的時刻,在這個時刻把種子播在育苗床是好的。育苗的土質(zhì)必定要好,要選的土壤的,排水曉暢的沙質(zhì)土,以便分栽起苗。
1、挑選育苗土地:要求地形較高,排水一般,土質(zhì)為沙質(zhì)為佳。
2、平坦土地:把土壤翻耕,平坦,消毒,整成畦。
3、醒種:把國槐種子,放在35~40攝氏度的溫水里,浸泡12小時。
4、耕種:把種子均勻的撒在育苗床上,然后在撒上1~2公分厚的細沙。
國槐瘤銹病這種病首要發(fā)作在樹干上,葉片和葉柄亦可受害。發(fā)病初期樹干膨大成梭狀病瘤,但樹皮不開裂,因此不易辨認。發(fā)病中期梭狀病瘤進一步膨大,樹皮開裂,于樹皮開裂縫中顯露褐色、不規(guī)矩、成堆或條狀、半黏結(jié)的粉狀物,即病原的冬孢子堆。此刻,國槐的枝、葉依然發(fā)育正常。發(fā)病后期,病瘤處樹皮干燥,成褐色、塊狀并掉落顯露木質(zhì)部。若這一癥狀進一步開展,盤繞樹干一周,則病瘤以上的樹干和樹冠悉數(shù)枯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