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紅豆樹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分布范圍
產(chǎn)于中國陜西(南部)、甘肅(東南部)、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四川、貴州。
紅豆因種子皮色鮮紅而得名。是常綠或落葉喬木,高20米以上,胸徑可達1米;幼樹樹皮灰綠色,具灰白色皮孔,老樹皮暗灰褐色;小枝綠色,無色。為國家Ⅱ級保護被子植物植物。具有藥用價值理氣,通經(jīng)。主治疝氣,腹痛,血滯,閉經(jīng)。
生長特點:紅豆樹主根明顯,根系發(fā)達,適生長于土層深厚、濕潤、肥沃土壤,不耐干旱,喜暖熱、濕潤氣候,幼苗較耐蔭,成長后喜光,生長較緩慢。
主要價值:觀賞價值:紅豆樹為珍貴保護樹種,具有優(yōu)良的觀賞價值,宜于發(fā)展。
半常綠喬木,高20米以上,胸徑1米以;幼樹樹皮灰綠色,具灰白色皮孔,老樹皮暗灰褐色;小枝綠色,無色。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長10一15厘米;小葉5一7,稀9,近革質(zhì),橢圓狀卵形、長圓形或長橢圓形,稀為倒卵形,長5一12厘米,寬2.5一5.5厘米,先端急尖,基部寬楔形或圓鈍,無毛,下面黃綠色。
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序軸被毛;花兩性,5出;萼鐘狀,密生黃棕色短柔毛;花冠白色或淡紅色,微有香氣;子房無毛。莢果扁,革質(zhì)或木質(zhì),近圓形,長4一6.5厘米、寬2.5-4厘米,先端喙?fàn)?,無中果皮,內(nèi)含種子1一2;種子鮮紅色,光亮,近圓形,長1.3一2厘米,種臍長約9毫米。
樹高可達26米,胸徑達1米。幼樹皮灰綠色或褐綠色,具灰白色皮孔;老樹皮暗灰褐色,微縱裂。小枝綠色,無毛。奇數(shù)羽狀復(fù)葉,小葉5~9,橢圓狀卵形、長卵形或矩圓狀卵形,先端漸尖、基部楔形或鈍,無毛。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,花白色或淡紅色,萼杯狀,花冠蝶形。莢果木質(zhì),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,先端喙?fàn)?。種子1~2粒,鮮紅色(見圖)。分布于四川、湖北、江蘇、浙江、陜西、廣西、福建等?。ㄗ灾螀^(qū)),多生長在海拔65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、河邊及村莊附近。喜光,幼齡稍耐庇蔭。適生于年平均氣溫18~20℃, 冷月平均氣溫7~10℃,熱月平均氣溫25~28℃,年降雨量1200~1800毫米的地區(qū)。在酸性土、石灰性土都可生長,在土層深厚、肥沃、濕潤的土壤生長良好。在干旱的山坡、山頂生長不良。主根明顯,主、側(cè)根發(fā)達,有根瘤菌。4月開花,10~11月果熟。每千克種子800~1000粒,發(fā)芽率70~80%。種子種皮緊密,不易透水,播種前可用80℃熱水燙種,再置于冷水中浸1~2天,也可擦傷種皮,用濕沙貯藏,以促進發(fā)芽。1年生苗高40~50厘米,地徑0.7~0.8厘米時可出圃造林。株行距2×1.5~2×2 米。幼林宜加強撫育,促使早日郁閉。主要病害有角斑病為害嫩葉,宜及時防治。
木材堅重,收縮性小,強度中等。邊材淡黃褐色,心材深褐色,前者易受蟲蛀,利用價值不高;后者堅硬有光澤,切面光滑,且木材組織的色調(diào)和排列形成很別致的花紋,是家具、工藝雕刻、特種裝飾和鑲嵌的珍貴用材。的浙江龍泉寶劍,其劍柄和劍鞘即為紅豆樹的心材所制。
紅豆是樹,是豆科、紅豆屬植物,因種子皮色鮮紅而得名,本種經(jīng)濟價值很高,收購部門較多,砍伐的人也非常多,導(dǎo)致它的數(shù)量、種植范圍都在變小。紅豆喜歡溫暖濕潤,宜在土層深厚、濕潤疏松的微酸性壤土中生長,種植地區(qū)分布很廣,在南北方都有種植。
九江順心園林綠化有限公司 6年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