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香椿苗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溫度和水分是香椿種芽生長必需的環(huán)境因子。種芽生長適溫為15~25℃,冬季、早春宜采用日光溫室、窯窖、房屋生產(chǎn);晚秋可用改良陽畦、塑料大棚等培育。當(dāng)外界氣溫18℃時,即可露地生產(chǎn),但要注意遮蔭,避免直射光照射,以防降低品質(zhì)。
一旦發(fā)現(xiàn)樹木衰弱應(yīng)立即處理。若葉子衰弱,應(yīng)立即查看根系是否腐爛,可用鐵鍬挖洞查看,如有爛根現(xiàn)象要立即剪除,以創(chuàng)面沒有腐爛點為準,之后用表層土重新培植,用稀釋100倍的活力素澆灌,必要時可同時使用樹干注入液。
噴霧管理播后5d,種芽即伸出基質(zhì);10d后,香椿種芽下胚軸長達8~9cm,粗約1.0mm,根長6cm左右。在此期間應(yīng)定時噴霧,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始終在80%左右,加快種芽生長,促進品質(zhì)柔嫩。
香椿樹干通直,樹冠開闊,枝葉濃密,嫩葉紅艷,常用作庭蔭樹、行道樹,園林中配置于疏林,作上層滑干樹種,其下栽以耐陰花木。香椿是華北、華東、華中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(qū)土層肥厚的重要用材樹種,“四旁”綠化樹種。
施肥樹木生長需要肥料,但新種樹木對肥料的要求是次要的。施肥時間需要嚴格控制,新葉未長出或定植半年之內(nèi),一般不施用化肥,生根劑除外。要防止肥料過濃對根部的傷害,肥料應(yīng)逐步由少漸多,由淡轉(zhuǎn)濃,慎重使用。
及時洗葉扶樹 對被水浸沒枝葉的果樹,在雨停水退時,搶時間清除雜物,利用洪水潑洗被污染的枝葉,減少泥漬。待洪水退去后,對被沖倒的果樹進行扶正、培土、護根,然后再一次用清水噴洗枝葉上殘留的污漬,使葉片能進行正常的生理活動。
香椿喜溫,適宜在平均氣溫8—10℃的地區(qū)栽培,抗寒能力隨苗樹齡的增加而提高。用種子直播的一年生幼苗在一10℃左右可能受凍。
播種繁殖的由于香椿種子發(fā)芽率較低,因此,播種前,要將種子加新高脂膜在30—35℃溫水中浸泡24小時,撈起后,置于25℃處催芽。至胚根露出米粒大小時播種(播種時的地溫低在5℃左右)上海地區(qū)一般在3月上中旬。出苗后,2—3片真葉時間苗,4—5片真葉時定苗,行株距為25x15厘米。
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(zhì) 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