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名稱 |
枸橘苗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產(chǎn)地 |
山東 |
園林用途 |
防護(hù)樹 |
品種純度 |
98% |
繁殖方式 |
播種苗 |
應(yīng)用場景 |
花圃苗圃生 |
級別 |
良種 |
類別 |
果蔬類 |
枸橘苗小喬木,高1-5米,樹冠傘形或圓頭形。枝綠色,嫩枝扁,有縱棱,刺長達(dá)4厘米,刺尖干枯狀,紅褐色,基部扁平。
葉
葉柄有狹長的翼葉,通常指狀3出葉,很少4-5小葉,或雜交種的則除3小葉外尚有2小葉或單小葉同時(shí)存在,小葉等長或中間的一片較大,長2-5厘米,寬1-3厘米,對稱或兩側(cè)不對稱,葉緣有細(xì)鈍裂齒或全緣,嫩葉中脈上有細(xì)毛,花單朵或成對腋生,先葉開放,也有先葉后花的,有完全花及不完全花,后者雄蕊發(fā)育,雌蕊萎縮,花有大、小二型。
花
花徑3.5-8厘米;萼片長5-7毫米;花瓣白色,匙形,長1.5-3厘米;雄蕊通常20枚,花絲不等長。果近圓球形或梨形,大小差異較大,通??v徑3-4.5厘米,橫徑3.5-6厘米,果頂微凹,有環(huán)圈,果皮暗黃色,粗糙,也有無環(huán)圈,果皮平滑的,油胞小而密,果心充實(shí),瓢囊6-8瓣,汁胞有短柄,果肉含粘腋,微有香櫞氣味,甚酸且苦,帶澀味,有種子20-50粒;種子闊卵形,乳白或乳黃色,有粘腋,平滑或間有不明顯的細(xì)脈紋,長9-12毫米?;ㄆ?-6月,果期10-11月。
干燥種子
呈扁平圓形,背面稍隆起,腹面較平,直徑3~5毫米,厚約2毫米。表面紅棕色至紅褐色,平滑光澤,基部有橢圓形點(diǎn)狀的種臍,有微凸的臺點(diǎn),腹面有一條縱行而隆起的種脊。種皮堅(jiān)硬,厚約1毫米,胚乳乳白色,油質(zhì),其內(nèi)包圍有2片肥厚的子葉,呈淡黃色至草綠色,亦油質(zhì)。氣微弱,味苦而澀。
枸橘 - 生長習(xí)性
性喜光,喜溫暖濕潤氣候,較耐寒,能耐-20~-28℃的低溫,于北京在小氣候良好處可露地栽培。喜微酸性土壤,不耐堿。生長速度中等。發(fā)枝力強(qiáng),耐修剪。主根淺,須根多。
枸橘 別名 鐵籬寨、臭橘、枸橘李、枳、臭杞、陳刺
性喜光,喜溫暖濕潤氣候,較耐寒,能耐-20~-28℃的低溫,于北京在小氣候良好處可露地栽培。喜微酸性土壤,不耐堿。生長速度中等。發(fā)枝力強(qiáng),耐修剪。主根淺,須根多。
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全株無毛;分枝多,稍扁平,有稜角,密生粗壯棘刺,刺長1-7厘米,基部扁平。3小葉復(fù)葉,互生;葉柄長1-3厘米,有翅;小葉紙質(zhì)或近革質(zhì),卵形、橢圓形或倒卵形,長1.5一5厘米,寬1-3厘米,先端圓而微凹缺,基部楔形,具鈍齒或近全緣,近于無毛?;▎紊虺蓪σ干?,常先葉開放,黃白色,有香氣;萼片5,長5一6毫米;花瓣5,長1.8-3厘米;雄蕊8-20,長短不等。柑果球形,直徑3-5厘米,橙黃色,具茸毛,有香氣。 產(chǎn)我國中部,廣泛栽種作綠籬。果供藥用,能破氣消積,并治脫肛等癥,也可提有機(jī)酸;種子可榨油;葉、花及果皮可提芳香油。多栽培于荒地、路旁,或作庭園綠籬
枸橘苗枝條綠色而多刺,花于春季先葉開放,秋季黃果累累,可觀花觀果觀葉。在園林中多栽作綠籬或者作屏障樹,耐修剪,可整形為各式籬垣及洞門形狀,既有分隔園地的功能又有觀花賞果的效果,是良好的觀賞樹木之一。
枸橘苗性喜光,喜溫暖濕潤氣候,較耐寒,能耐-20~-28℃的低溫,于北京在小氣候良好處可露地栽培。喜微酸性土壤,不耐堿。生長速度中等。發(fā)枝力強(qiáng),耐修剪。主根淺,須根多。
積殼(又名枸橘、鐵籬寨、臭橘、枸橘李、枳、臭杞),是柑橘的砧木,又是理想的綠籬樹種,掌握枸桔育苗技術(shù),能夠取得顯著的經(jīng)濟(jì)效益。
積殼(枸橘)又名鐵籬寒、枳,屬蕓香科金桔屬落葉灌木,它通體密布2cm左右的粗硬長刺,可隨意整形,是理想的果園防護(hù)籬或庭院綠籬材料。圓球形果,有香氣,泡茶、泡酒具有除、順氣的功能。二至五年生苗木,可作為柑橘類的砧木,又可作綠籬,亦可作庭園觀賞樹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