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(guān)鍵詞 |
耐用大理石墓碑,大理石墓碑操作簡單,大理大理石墓碑,迷你大理石墓碑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為不受風(fēng)吹、雨淋、日曬等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,便把碑表立于墓外,墓志與銘埋于墓內(nèi)。墓碑盛行于漢、唐,以后成為定勢。
墓碑上所刻碑文,字的大小也要符合魯班尺上的吉祥數(shù)字。通常大字10cm或10.5cm,小字3cm或4cm之間。10cm進(jìn)寶。10.5cm納福。3cm財(cái)旺。4cm登科。這些字的大小與碑身比例協(xié)調(diào),又寓吉祥之意。墓主的家人,在心理上從中可以得到慰藉。
姓名,寫在墓碑中心部位。這里稱“中榜”。在書寫墓主名字時,其字?jǐn)?shù)多少,與風(fēng)水吉兆相關(guān)聯(lián)。為尊敬長輩,過去加了許多尊敬的詞,如父親稱考、顯考,母親稱妣、顯妣,男子加公、府君,女子加氏、孺人。而且字?jǐn)?shù)多少依“生、老、病、死、苦”五個字循環(huán)應(yīng)用。其中以落在六、七、十一、十二、十六、十七的“生”、“老”二字上為吉利。落在“病”字上中等,落在“死”、“苦”二字上,則不吉利。所以擬中榜之字時,盡力用吉兆格式的數(shù)字。如:“澄新江社十九世誥封奉政大夫考泉源邱府君佳城”,長達(dá)21字,正合“生”格,為吉利。如果夫妻二人名字寫在碑上,則按左尊右卑來排列,男左 女右。民國二十二年《河南通志·睢縣采訪稿·陵墓》:“袁尚書可立墓在(睢州)城南五里,駱莊南里許,碑刊明資政大夫正治上卿兵部尚書袁節(jié)寰(袁可立)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