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心理咨詢師劉聰文心理老師,如何正確處理悲痛欲絕的負面心理,問我吧!
討論 | 親子閱讀,不止陪伴還要有方法
我是心理咨詢師劉聰文心理老師,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,問吧!
新穎、大膽、、有趣的好問題更有機會獲得回復,開始提問吧!提問
劉聰文心理老師 -12-0843
,協(xié)助其即時就醫(yī),并接受必要的心理咨詢或其它各項心理健康干預。且及時的干預一定是重要也是有效的。
其次,傾聽并嘗試理解對方情緒的來源。情緒為什么低落?有沒有任何相關觸發(fā)事件?情緒波動有沒有任何規(guī)律?
之后,通過你們的交流示范“負面情緒和動力缺乏也都是可以被接納的”。不用特意回避自殺、自傷、自殘等話題。讓對方知道“這些都是可以討論的話題”,但在必要時或發(fā)現(xiàn)你自己難以承受時求助心理咨詢師。
后,幫助對方把注意力放在積極的人事物和活動上,創(chuàng)造目標感和希望感。
此外,記得即時留意你自己的情緒狀態(tài),避免造成“工傷”。
劉聰文心理老師 -10-12147
藥物的作用可以向你的精神科醫(yī)生具體了解。根據(jù)每個人具體的情況不同,比如年齡、病程、具體藥物藥量、其它干預方式、社會支持系統(tǒng)、社會功能水平、人格特質等等各方面因素,預后會有比較大的不同。
查看此問題的另外1個回答
熊-11-09
抑郁情緒或者說抑郁癥,會在一定的范圍傳染嗎?
劉聰文心理老師 -11-104
目前沒有任何證據(jù)證明心理疾病會通過呼吸或體液傳播。
所謂的“傳染”更接近1.在同樣的壓力源之下人們共有的情緒反應,2.對他人情緒/行為的一種自動反應影響機制。
比如參加同一場戰(zhàn)役的軍人在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甚至退伍之后都還受創(chuàng)傷后應激障礙困擾;比如同樣面對一場突擊考試,全班一半的學生都會有“考試焦慮”的反應。
另一方面,如果長期與有顯著心理疾病的患者共同生活,可能會受到消極自動想法等認知、情緒、行為模式的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