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景德鎮(zhèn)“567瓷”備受追捧,幾乎打破“年代越久遠越好”的收藏法則。盡管不過幾十年的時間,卻因為誕生在新中國陶瓷史上輝煌時代而身價連年攀升。底款是分辨古董瓷器真假的重要決定因素之一。567瓷是后由國家興辦的瓷廠在50年代到90年代生產(chǎn)的瓷器,是那個年代中國乃至全球的高制瓷水準,成為時代絕響。近年來567瓷紅色官窯瓷器拍賣價格不斷攀升,很多古董商手上的567瓷出手價格接連翻倍,強大的市場需求催生了近兩年的567瓷收藏熱潮。
1954年,中國輕工業(yè)部陶瓷研究所在景德鎮(zhèn)成立,集合了當時全國各方面的人才。美術方面包括徐悲鴻、劉雨岑、王大凡等;工藝設計方面包括祝大年、張守智、王步、周湘浦、周國楨、汪桂英、王錫良、戴榮華等。全國文博、考古、美術、科技等部門都參加了歷史名窯的恢復和生產(chǎn)。當時的中國科學院派人員到景德鎮(zhèn)幫助研究試制新配方,的“7501瓷”所使用的高嶺土、長石、石英,經(jīng)調配燒制后,白度達到了90%,而古代官窯的白度高只能達到80%。取得了繼清三代后中國陶瓷史上又一個歷史高峰,處于同時代藝術陶瓷的國際地位。
期間也涌現(xiàn)了大量的陶瓷美術家,有一份并不完整的名單,上面有:畢淵明、章仕保、吳康、王小凡、葉震嘉、趙惠民、常兆新、涂菊清、潘文復、章亮、章文超、王隆夫、田慧棣、翟筱翔、沈盛生、徐煥文、鄒甫仁、余文襄、葉冬青、陳先水、周湘甫、葉震嘉、常兆新、鄒國均、汪昆榮、吳元清、王一亭、王鶴亭……許多人物現(xiàn)在只能從歷史和瓷器中品讀,可謂“家家抱荊山之玉,個個握靈蛇之珠”,各懷絕技。
明清古玩鑒定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明清佛像
濱州王步瓷板畫款識真品圖片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王步瓷板畫
景德鎮(zhèn)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珠山八友瓷板畫
康熙青花瓷器交易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康熙青花瓷器
江西珠山八友瓷板畫目前市場價格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珠山八友瓷板畫
明清瓷器鑒賞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瓷器鑒賞
清代瓷器鑒定鑒定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瓷器鑒賞
明清瓷器鑒定鑒定
面議
產(chǎn)品名:瓷器鑒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