產(chǎn)品別名 |
輥道式拋丸機 |
面向地區(qū) |
全國 |
利用拋丸器拋出的高速彈丸流束擊打抽油桿表面上氧化皮、銹層及其雜物,使之獲得精細的光亮表面,使工件顯出金屬本色,有助于提高釬桿涂飾質量,達到防腐、護管、延長鋼管使用壽命之目的。
結構,上料機構主要是上料用,它由上料車架、翻轉架、導向輪、拉桿、車架前后運行氣缸、翻轉氣缸等組成。由人工將工件放到翻轉架上,車架前后運行氣缸動作,推動車架前進到上料工位,翻轉氣缸動作,拉動翻轉架偏轉工件落到進料輥道錐輥中,工件旋轉前進,完全撤出上料工位后,車架前后運行氣缸動作,車架回到原位翻轉氣缸動作,翻轉架立起,重復上述操作。
調整與使用。提升機運轉過程中產(chǎn)生皮帶打滑現(xiàn)象時,可調節(jié)張緊裝置或檢查提升機是否超載。調整上殼兩側螺栓帶動拉板上下移動便可保持皮帶松緊度。提升機驅動鏈條的松緊垂度以鏈輪中心距的2%-4%為宜。
調整與使用,螺旋輸送器槽內彈丸過多會加大起動力矩,出現(xiàn)設備故障,應及時排除。螺旋軸安裝后應轉動靈活,與螺旋輸送槽不得有卡阻現(xiàn)象。
拋丸器,引進美國PANGBORN技術,本公司制造的QH400型單圓盤曲線葉片拋丸器,主軸懸壁支承在罩殼上,振動小,平衡性好,為當今國內較的高水平拋丸器。
拋射帶的調整(參照附圖):先將工件放置在拋射帶區(qū)域并關閉彈丸閘門,停止輥道運行,只開拋丸器,人工將少量彈丸放入流丸管內,待拋丸器停止轉動后,檢查工件被拋打位置是否合適,如不理想再根據(jù)需要上、下偏轉定向套試驗確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