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山溪流跌水一般可做成以下幾種形式:1)單流假山跌水:用大塊石或較圓潤的石頭排成一排,上層盡量平整。如果相差過大可用相應的小石頭加水泥大致找平,使溪水夠漫過擋水石即可。2)多流跌水:擋水石留出需要的間隙,把溪水分成多流下跌。間隙既可以等距離,使跌水整齊,亦可以距離不等,使跌水寬窄不同。不論是單流跌水還是多流跌水,都不可與過于規(guī)整。因為跌水在人的視線以內,明顯的人工痕跡可一覽無遺。其實,假山跌水厚薄不一、參差不齊才顯得自然。
千層石假山設計與施工要明確主次關系和結構布局,協(xié)調主山、客山、陪襯山的相互關系。在假山布局時要以主山作為結構核心,充分主山。而客山則要根據主山的布局狀態(tài)來布置,要與主山緊密結合,共同構成假山的基本結構。陪襯山應當圍繞主山布置,也可少量圍繞著客山布置,可以起到進一步完善假山山系結構的作用。
假山是構成山水園主景和地形骨架的主要元素,蘇州風格的古典園林大多離不開山和水,山是園之骨,造園必先挖池堆山。園中有的以山為主景,有的則以水為主、或以山陪襯為主景,用山石堆成駁岸、石磯、水口或護坡,自然延伸至水中,使水池產生深遠意境,石秀、水曲、景幽構成古典園林的鮮明特色。
園林中的地形骨架蜿蜒起伏,曲折多變都以此為基礎而變化,廊、亭、榭、軒等建筑物筑坐落其間。如南京瞻園、上海豫園的景區(qū)、蘇州環(huán)秀山莊等都是以山為主景。山體的主次配置,高低起伏,層次變化,山脈延續(xù),水池,水系布置,形成全園的地形骨架。園中的建筑物只起陪襯的作用,所以這類園林可稱為假山園。此外,藝圃則是山水相互襯托、平分秋色的典型之例。
假山山腳應直接落在基礎之上,是山體的起始部分,假山山腳施工包括拉底、起腳、做腳3部分。假山的起腳安排宜小不宜大,宜收不宜放,山土和帶石土山除外。起腳一定控制在地面山腳線的范圍內。即使因起腳太小而導致砌筑山體的結構不穩(wěn),還可以通過補腳來加以彌補。如果起腳太大,砌筑山體時易造成山形臃腫、帶奔,沒有一點險峻的態(tài)勢,而且不容易補救。起腳要的凸出點山石都砌筑好了,在選擇和砌筑平直線、凹進線處所用的山石。這樣,既了山腳線按照設計形成彎曲轉折狀,避免山腳平直禁忌,又使山腳部分具有佳形狀,展現(xiàn)好的紋理,增加了山腳部分的景觀效果。
在城市景觀構造中,注重瀑身的變化,可創(chuàng)造多姿多彩的水態(tài)。瀑布的水態(tài)是豐富的,設計時應根據瀑布所在環(huán)境的具體情況、空間氛圍,來設計瀑布的性格。假山瀑布瀑身設計是表現(xiàn)瀑布的各種水態(tài)的性格。在城市景觀構造中,注重瀑身的變化,可創(chuàng)造多姿多彩的水態(tài)。天熱瀑布的水態(tài)是很豐富的,設計師應根據瀑布所在環(huán)境的具體情況、空間氛圍,確定設計瀑布的性格。設計師應根據環(huán)境需求靈活運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