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鑒定紅山玉器,主要是看材質(zhì)、看器型、看皮殼、看包漿、看沁色、看工藝、看老化的痕跡、看玉質(zhì)的變化。
? ? ??很多藏友對于一件東西的判斷真?zhèn)危馁|(zhì)、器型、皮殼、包漿、沁色、工痕、老化的痕跡、玉質(zhì)的變化等等,比如說
十個點,有一點不對,那九個點再對也得把它槍斃掉。
? ? 但是,我反過來說,一件東西如果是真品的話,它就應(yīng)該都是對的;如果一件東西是假的,除了老料新工料對,剩下的都應(yīng)該是不對的。一件兒東西怎么可能看出來九個都是對的,一個是不對的呢?這根本從理論上就應(yīng)該說不過去嘛!是吧?
這就說明還是我們的眼力欠佳,能把一件仿品的九個地方都能看對,后一個地方露餡了。。。。我都寫樂了
? ?其實露餡的不是后一個破綻,而是我們能把仿品的九個地方都能看真的眼力。我們?nèi)绻诠庞竦囊粋€方面真正能夠做的完全吃透了的話,真品的東西,其實是完全可以在一點上一槌定音的。當(dāng)然,如果能從更多的方面綜合判斷,那就是更加有把握了。就比如說象牙、鼻子、耳朵、腿都能夠熟悉,再判斷這個動物是不是大象,你是不是更加明確了?
古玉鑒定的方法
這里要注意玉器各方面特點的一致性,就是說從各個角度來判斷,得出的結(jié)論應(yīng)有一致性,應(yīng)為同一時代、同一地區(qū)的玉器特點,不能多特征拼湊。如果出現(xiàn)了不同,則要另行分析,將以晚的時代特征為基準(zhǔn)。
在得出初步的類型歸屬意見后,便要進行真?zhèn)蔚呐袛啵@時,同樣需要進行造型、紋樣、材料、加工工藝方面的分析,還要判斷是否有人工傷殘、人工染色和人工作舊,而有關(guān)古玉做偽方法方面的知識,鑒定者對見
過的假古玉特點的了解,就顯得非常重要了。
由于假古玉的制造方法太多,目前又無部門進行假古玉標(biāo)本的歸納,要進行重要鑒定時,鑒定者要自備舉證方法,因而有條件的,要進行有關(guān)的資料整理。
要注意玉器的體積。一些時代的玉器在體積上大致有一個體積的變化范圍,特殊的小或大的作品為假古玉的可能性就很大。
應(yīng)該注意的是,目前古玉做舊的方法非常多,而且效果同真古玉的舊色又非常接近,這就給鑒定帶來了困難,需要認(rèn)真研究和對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