噴氨格柵主要優(yōu)點:
模塊化設計,便于運輸安裝;
在噴嘴上部設置擾流裝置,進一步加大噴氨均勻性;
噴嘴具有防堵塞功能
橫向、縱向噴射量均可調節(jié),可控度高;
每一個噴氨格柵都針對具體項目做流場模擬分析,確保噴氨均勻
熱態(tài)調試前,SCR出口NOx濃度大偏差為61.89%,平均偏差17.96%;
熱態(tài)調試后,SCR出口NOx濃度大偏差為7.89%,平均偏差3.89 %;
經調試后,改善氨氣煙氣混合均勻度,提高催化劑利用率,調試前后每千克NOx氨耗量下降36.68%。
通過噴氨格柵(AIG)優(yōu)化調整,出口NOx分布更均勻,更好的了脫硝效率;同時降低了氨耗量,減少運行成本,也降低了硫酸氫銨(ABS)形成的風險。
尤其是環(huán)保排放標準的進一步嚴苛后,大部分機組面臨“超凈排放”的需求,對SCR反應器內的速度場、濃度場、噴氨格柵噴射三者之間的耦合提出了更高要求,系統(tǒng)均流與混合是脫硝系統(tǒng)運行優(yōu)化的關鍵之一[12-16]。
圖3為反應器出口煙道的速度場分布示意圖,從圖可知,出口煙氣流速與負荷關系密切,且與測孔位置有關。3種負荷工況下,B側速度均值分別為14.1、11.3、8.4m?s-1,A側均值分別為13.8、10.6、8.3m?s-1,均值比分別為1.02、1.07、1.00。
可以看出,根據出口NOx濃度和氨逃逸濃度的對應關系,NOx濃度較低的區(qū)域對應較大的噴氨量,極易產生較大氨逃逸濃度。B1、A5等2個測孔位置出口NOx濃度均小于20mg?m-3,其代價是很大的噴氨量和較高的氨逃逸。
每套噴氨格柵對應25根噴氨支管,而每5根噴氨支管一組控制一塊區(qū)域,測孔與噴氨支管對應關系為:A1或B1(支管1~5)、A2或B2(支管6~10)、A3或B3(支管11~15)、A4或B4(支管16~20)、A5或B5(支管21~25)。每路支管控制8個噴嘴,支管的開度范圍為1~10,每根氨分配管上均設有手動調閥可以調節(jié)各支管的氨噴射流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