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幅完整的書畫作品,要使其更為美觀,以及便于保存、流傳和收藏,是離不開裝裱的。因為中國畫大多畫在易破碎的宣紙上和絹類物品上的。裝裱是我國特有的一種保護和美化書畫以及碑帖的技術,就像西方的油畫,完成之后也要裝進精美的畫框,使其能夠達到更高的藝術美感。
裝裱還可以分為原裱和重新裝裱,原裱就是把新畫好的畫按裝裱的程序進行裝裱。重新裝裱就是對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,發(fā)生空殼脫落、受潮發(fā)霉、糟朽斷裂、蟲蛀鼠咬的傳世書畫及出土書畫進行裝裱。經過裝裱的書畫,牢固、美觀,便于收藏和布置觀賞。而重新裝裱的古畫,也會延長它的生命力。
材料指的是書畫家創(chuàng)作以外的東西. 具體分紙(絹)質, 墨色, 顏料, 印泥四部分. 表面上看, 這四點沒有多大學說. 其實不然. 特別是在鑒定遠古書畫作品時, 材料的區(qū)分可以直接對某些膺品作出科學的論斷, 無須深入. 比如一幅明代的書畫, 如果發(fā)現(xiàn)作品的材料不到年紀, 或者是新的, 就根本不用再深入研究. 要知道, 古人是不會用后人的東西。
材料學說基本可以概括成一定義:一點假即全假. 也就是說發(fā)現(xiàn)材料的其中一點是假的, 就可以斷定整件作品是假的! 至于書畫作品殘破接筆, 不能籠統(tǒng)概括混合其中, 應另開思路科學對待! 雖說材料一點假即全假. 但是, 材料真不一定作品真. 同時代的仿品, 老紙新作等膺品存世量. 只有在肯定材料的基礎上, 鑒定才有必要深入研究.
值得補充的是, 新手對于一些用老紙,老墨,老顏料,老印泥制造的偽作, 會產生一定的疑惑. 其實這個疑惑是很天真的. 因為墨, 顏料, 印泥只有在紙質上使用之后, 經過長時間氧化, 才能真正體現(xiàn)出它的古氣, 現(xiàn)成使用這些老材料, 出來的效果其實和新材料相差無幾, 是很容易分辨的. 除了同時代的仿品以外, 現(xiàn)成的任何偽作是沒有古氣的. 總之, 材料是鑒定的基礎, 在鑒定過程中, 應嚴謹對待, 不可輕視。
作品的時代氣息, 是證實作者生活年代, 活動場所的前提. 我們知道, 在中國書畫發(fā)展史上, 同一個時代, 不同的地域, 都活躍著不同的書畫流派. 所以, 當熟悉了作品的時代氣息, 就可以深入分割研究不同地域的不同流派, 二者前后融會貫通, 從而達到鑒定的真正目的. 筆墨是鑒定書畫時代氣息的法寶, 也是鑒定的必經之路, 鑒定書畫時代氣息以筆墨入手。
書畫作品的價值還是決定于畫家的思想境界與人生境界,他們的內在修為與外在境遇,與普通大眾甚至其他的文化人、藝術家有無質的區(qū)別,而這就需要畫家的綜合素養(yǎng)與創(chuàng)造能力了。書畫之外還要看他們的思想高度、文學修養(yǎng)等等,所以收藏還是要靠畫家本人和作品本身說話,這就需要收藏者的眼光和判斷力了。
書畫市場贗品泛濫,購買名家書畫時,應請行家掌眼,以防買來假貨。一件書畫作品的真?zhèn)闻袛?,歸根到底是對真?zhèn)芜M行比較,尋找二者差異的過程。欲辨?zhèn)伪叵茸R真,識真是辨?zhèn)蔚那疤崤c基礎。很難想象,一個從未目睹真跡的藏家,會對作品的真?zhèn)巫龀鰷蚀_無誤的判斷。所以欲投資書畫的藏家,應想方設法觀賞真跡。真畫值錢,假畫不值錢,這點道理人人皆知。即使假畫比真畫畫得還要好,但因為它是假的,也一樣不值錢。
每位書畫家一生都有創(chuàng)作的鼎盛時期,這一時期的書畫作品,一是已經形成作者的風格;二是能反映其應有的藝術功底和藝術水平;三是不敷衍草率。畫寫實和工筆的青年為鼎盛期,寫意畫中年和晚年為鼎盛期,從中把文化內涵和閱歷以及筆墨表現(xiàn)地。如趙孟頫之力倡復古,以書入畫,諸法俱備,“點”化神奇;倪瓚之枯筆意寫,逸士風流;沈周之蒼勁生辣,格調高古;文征明之筆法,書卷瀟灑;唐寅之清秀明麗,才氣過人;董其昌之幽深淡遠,禪氣淋漓;八大之筆勢驚人,超然物外;石濤之搜盡奇峰,妙法自然;鄭板橋之參差錯落,書畫雙絕。上述眾家無一不以自己特的面貌技法屹立史冊,一個畫家的畫風就如同一人的音容笑貌一樣,所以熟悉他們的畫風與筆墨語言,對提高自己的鑒別能力大有裨益,尤其是元明清三代的書畫變遷,流派演變,特別是對名家做一點研究,對提高辨?zhèn)螌⒋笥袔椭?/p>